虎耳草科扯根菜属,赶黄草为古蔺县地道药材,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地处中国白酒之乡的古蔺县民风淳朴、豪爽,人人善饮酒,然而该地区肝病发病率却极低。这一现象引起了肝病学者的关注。通过调查,学者们排除了水质、储酒方式等原因,最终将目光聚焦在当地人祖祖辈辈泡赶黄草水喝的习俗上。经研究表明赶黄草含有的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保肝也包括生活中熟知的酒精肝、脂肪肝。
洞藏酱香型白酒简称洞藏酱酒,是在世界白酒核心产区(美酒河即赤水河)酿造的原酒,在产地的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天然溶洞里面长时间贮藏,洞内温度22°左右,且四季温差不大。贮藏过程中使其易发挥物质少,不易发挥物质多,对人体刺激小,不上头,适量饮用,利于人体健康。作为集时尚、营养、美味、健康于一身的高品质健康酒,洞藏酱酒具有酒质香浓、醇厚、味陈、甜爽、尾劲舒适、风格优美的特点。
洞藏酱酒工艺流程复杂,新酒产生后要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原浆“基酒”,然后放入洞中封藏5年以上,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并保证出洞的酒不再进行任何勾兑。